第109章 怛罗斯之战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109章 怛罗斯之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9章 怛罗斯之战

  749年,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被推翻,阿拔斯王朝建立。

  阿拉伯帝国的内乱波及到了中亚地区,昭武九姓也借机响应,一时间中亚乱成了晋西北。

  面对此景,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判断,这是一个重新恢复唐帝国对于中亚威慑的机会,所以果断出兵。

  而他的目标,就是地处中亚交通枢纽,且不服唐朝反复横跳的石国。

  十一月出兵,三月班师,高仙芝灭朅师国,灭石国,灭突骑施国,尽俘其王,顺便还灭了吐蕃一个部落,擒其酋长。

  这一干人等被高仙芝皆尽送于长安,其中石国国王一干人等皆被玄宗下令,斩于阙下。】

  光幕上,地图再次拉高,贞观君臣顾不得去理会不靠谱的玄宗,仔仔细细盯着这副地图。

  虽然旁边李世民也抄录了一副,但远没有后世这用了未知技术的地图方便。

  他们能从后世的地图直观看到突厥汗国的兴衰,以及那个名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。

  房玄龄摸着胡子有点好奇:

  “这什么倭马王朝与阿拔斯王朝俱称阿拉伯帝国。”

  “那我等大唐大汉应是俱称华夏帝国?”

  杜如晦对此笑着摇头:“玄龄此时怎么就忘了?俱称中国。”

  略过国别称呼,地图上的这个阿拔斯帝国扩张速度让贞观君臣看的心惊。

  “吾唐灭这突厥,好处却让彼辈独享?”李世民不能接受。

  对唐来说,灭突厥只不过是为了掌控西域而顺手为之,但谁能想到这不禁打的汗国,辐射疆域竟如此之大?

  侯君集赶忙站出来:

  “大家何忧?我唐独强,则彼辈不足为道。”

  李世民缓缓点头,指望远交近攻什么的太麻烦了,还不如强军破之,尽扫不臣。

  而且若是与吐蕃媾和,不能尽控西域何来盛唐?

  只是……看着这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速度,李世民感觉双方迟早都要碰一碰。

  【石国被破之后,高仙芝与石国的贵族们约定不擅杀人,因此石国的贵族们都痛快投降。

  毕竟当时举世闻名的长安有无尽荣华富贵,石国贵族们去长安路上都已经在幻想成为天朝子民后的奢靡生活了。

  只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玄宗的命令“尽斩”。

  消息传回西域,诸胡皆怒,而且还有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在其中奔走,渲染唐军之残暴意图复国。

  高仙芝的震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反而迫使中亚诸国与阿拔斯王朝联合到了一起,图谋安西四镇。

  高仙芝对此浑不在意,得到消息之后决定先发制人,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
  当时也在安西的岑参在送高仙芝出征时,作诗赞曰:

  都护新出师,五月发军装。甲兵二百万,错落黄金光。

  751年七月,高仙芝率兵两万到达怛罗斯,很快在这里发现了中亚诸国联军,双方人数持平。

  大唐武士自然不带怕的,弩手、弓手、陌刀队、骑兵按梯次布置,打的中亚诸国联军岌岌可危。

  关键时刻,阿拉伯帝国达乌德和齐雅德率精锐支援赶到,双方兵力对比已经来到了两万对十万。

  虽然兵力有数倍差距,且阿拉伯帝国援军中有重步兵与重骑兵这种精锐部队,且兼具了学自拜占庭帝国的复合弓箭雨和密集长矛阵。

  但高仙芝依然认为——优势在唐!

  双方在怛罗斯城下发生了激烈对战,唐军之英勇让中亚人胆寒,穷途之下,更是从怛罗斯城中又征调三万人加入战斗阻击唐军。

  面对两万对十三万这种兵力差距,高仙芝下令“后退对峙”,以寻觅战机。

  双方对峙五天之后的深夜,唐军中的突厥人葛逻禄部众忽然反叛,从东北方向对着袍泽举起了屠刀,唐军阵脚大乱,阿拉伯人趁机以重骑兵强冲高仙芝中军大营,唐军全线溃败。

  本欲收拾残部于次日决战的高仙芝在李嗣业苦劝之下最终决定撤军,阿拉伯人已经完成了合围,最终只带了千余众唐军撤出。

  怛罗斯之战本应该成为两大帝国争夺中亚归属的热身战,但不过短短三年后,安史之乱爆发,一切都成了泡影。】

  而光幕中,贞观君臣们也看到了厮杀中的怛罗斯战场。

  身着红色明光铠的唐军死战不退,精锐的弩手与弓手沉默着交错射击,形成一道道箭雨压制敌方。

  面对骑兵冲锋骚扰,着轻甲,手持长柄巨刀的唐军怒声嘶吼,一刀劈下,人马俱碎。

  而另一方面,那身着黑衣的阿拉伯帝国也让他们大开眼界。

  身着全铠的重步兵,人马皆俱甲的重骑兵,以及手持一种似乎是新型弓的弓手部队等等。

  虽然最终结果不尽人意,但贞观君臣的热情被完全调动了起来。

  李靖更是起身大声道:

  “好男儿,当此战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